经文:拉2:43-70
牧长同工分享:成为被上帝所记念的人
圣经可以算是一本歷史书,它开始的时间比所有歷史书开始的时间都来得早,因为它从宇宙的起源开始记载。而它结束的时间,也比任何一卷歷史书都要来得晚;因为它一直写到世界的末了。在这么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当中,上帝只要写下祂想要记载的事。所以一件事或一个人被记载在圣经的里头, 都有上帝的心意和目的。
在以斯拉记的第二章,列出了许多的人名。这些的人,为什么他们要被 上帝记载在圣经的里面?
当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迦南地,也就是上帝的应许之地。之后他们在那块土地上犯罪,不遵照上帝颁布的律法、诫命,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就越来越重。当他们一直执迷不悟、都不听,最后最大的惩罚就是使他们失去应许的土地。他们国家先经歷分裂,北国是以色列,后来亡於亚述帝国,百姓也被掳到亚述。南国是犹大,亡於巴比伦帝国,南国犹大被掳到巴比伦帝国前后总共有三次。第三次时,把几乎所有的人都掳走了。於是耶路撒冷城成了废墟,整个犹大地也成为一片荒场。
70年之后,上帝为祂的百姓开了回归的路,也激励他们的心回去。然而整体而言, 跟当时的犹太人口相比, 归回的人是相当的少数。当时犹太人已经在异乡生活了將近70年,他们跟过去在埃及为奴的时候不一样,这次他们不是奴隶。他们已经在异乡生根,而且有很好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愿意再回到已经是一个某种程度成为废墟的城市,或者是一片荒野的地方呢? 因此这群愿意回去的人,是非常不容易。这里面有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还有在以色列人当中服劳役的、圣殿杂役的都有。他们回应了上帝的感动,而愿意放下在异乡已有的生活上的舒適安逸,用行动回到耶路撒冷、犹大地。
因此这些人的名字被神所纪念,都记载在以斯拉记里面。特別值得提的是,43到54节记录尼提寧人,他们就是「殿役」,是圣殿当中最底层的事奉人员。55到58节记录了所罗门僕人的后裔,他们在整个以色列的社会当中,地位阶级是比较低的。儘管社会地位是低的,他们的名字也一样被记载在圣经的里面。
因此这些被记录的名字,就是一群回应上帝的呼召,愿意摆上生活上的代价,从一个安稳舒適的环境回到已是废虚的耶路撒冷和犹大地的人。而那些继续留在巴比伦有比较好现实生活上的人,他们的名字在这份名单上,是找不到的。
玛拉基书三章16节,提到有纪念册在耶和华的面前,记录那敬畏耶和华和思念祂名的人。
问题:
你曾经有没有经歷圣灵的感动, 顺应圣灵而採取行动?
祷告:
天上的阿爸父神,每当经歷 祢自己圣灵的感动、或是祢话语的感动,求圣灵帮助我带出行动,可以回应从祢来的感动,盼望一生当中能有被神记念的时候。奉耶穌基督的圣名祷告,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