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赛1:1-15
牧长同工分享:生命的信仰
金句:赛 1:11 耶和华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
任何一个庙宇,任何一个宗教的殿堂都不会拒绝人前来朝拜,供上香火,献上祭物。人数的多寡,香火是否旺盛,祭物的多少与这个庙宇殿堂名声直接相关,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庙宇和殿堂中的神明是否回应信徒的求告,是否灵,是否能满足信徒在这个世界上的需要。人的宗教常是一种交换,献上的朝拜、供上的香火、宰杀的祭物用来交换神明在物质上的回报,或是用今生自我定义的好行为,交换来生的富贵。
在以赛亚书的第一章的经文里,耶和华神却以『与我何益』,『我已经够了』,『我都不喜悦』来回应以色列人的献祭;以『我所憎恶的』,『不能容忍』,『我心里恨恶』告诉百姓他们的宗教行为、集会与神无关,耶和华神完全不喜悦。进入迦南地后,以色列百姓悖逆耶和华神,创造天地万物的神不过是他们拜祭的神明之一,他们与神的关係不过是一个宗教行为而已,成为一种习惯,或者一种交换。因此,神藉著先知以赛亚宣告对百姓的审判。神在旷野与以色列百姓立约时,天与地是见证人(申32:1),在神的审判法庭上,天与地再次成为见证人,见证百姓的败坏与悖逆。
一句『我养育儿女』就决定了,以色列百姓与神的关係不是建立在物质的交换上的,而是建立在生命的关係上的。是耶和华纪念祂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拣选了以色列百姓,向他们施慈爱,主动拯救他们出埃及 – 这个为奴之地。使他们成为神的子民。有一个分別为圣的生活,成为神的见证人,使万民万族因他们认识神,因他们蒙福,这也是神与亚伯拉罕立约的核心。但以色列百姓却悖逆神,不认识神。也没有回应神的管教,使被掳巴比伦成为不可逆转的审判。
今天,因著耶穌基督的救赎恩典,我们因信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这是一种生命的关係。在耶穌基督里,神赐给我们一个圣洁的儿女的地位,我们则凭著对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信靠祂过一个蒙神喜悦的圣洁的生活。这是我们事奉和奉献的前提。弟兄姊妹,你的事奉与奉献是蒙神喜悦的吗?
回应祷告
慈爱的天父,爱我的救主耶穌基督,感谢袮藉著今天的经文提醒我,袮是查验人心思意念的神。今天,我能成为袮的儿女是因著袮的怜悯与恩典,求袮的圣灵帮助我,让我能在十字架上与耶穌基督的死联合,使我的事奉能蒙袮的悦纳,奉袮得胜的名祷告,阿们!
透过圣经更认识上帝,我们的信仰根基就会得着圣灵的滋养。上帝会帮助祂的儿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考验,迫害和忧虑中茁壮成长(马太福音13章18-23节)。
慈爱的天父会用祂的话语滋养我们的心。当祂的灵转变我们的性格时,祂会让旁人能见到我们根深蒂固的信仰所结出的果实。
以色列民虽是神的选民, 但身份不能救他们, 需要活出与身份相称的行为.
背离神, 还是不能免去神的管教及刑罚.
我们身为神的儿女, 若光有宗教仪式心却远离神, 这是神所厌恶的.
祂更愿意看见祂的儿女照著祂的旨意活. 听命胜於献祭, 顺从胜於
公羊的脂油.
「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摩太后书 3:5 是当时以色列民的光景。
需受管教,仍不悔改。神仍然慈爱地把他们当成儿女,「稍留余种」。
经文三次提醒我们要「听」。求神帮助我有敏锐的灵,不要藐视神的恩典,有悔改和敬虔的心。
我们为了祢所赐的救恩,也为了那些指引我们来信靠祢的人,而向祢献上感谢
唯有信靠耶穌,我们才能「胜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