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來11:17-40
牧長同工分享:看得見的信心
希伯來書第11章被稱為偉大的“信心長廊”, 今天所讀的這部分經文是第二樂章,作者重複使用“因著信”這個短語,帶給人富有詩意的節奏,通過簡潔表述代表性的行動,“快閃式”的展現以色列歷史上,那些風雲人物突顯信心的一幕幕。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信心行動之後都有正面的結果。也就是說,他們的信心為神做見證,神也以信實回應他們的信心。作者藉著這些古代聖徒的生命見證,將看不見的信心活生生的顯明出來,激勵讀者憑著信心,面對挑戰,忠心到底。
大家對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故事耳熟能詳,那他是因此而獲得“信心之父”的稱號嗎?有人借用約翰福音3章16節的句式說:亞伯拉罕愛神,甚至將他的獨生子獻給神,叫一切後來人都自愧不如。當然這是詼諧的說法。事實上,常有人會疑問:我捨不得把兒子獻為燔祭,那是不是表明我愛神的心不夠呢?信心就是要違反常理嗎?其實,亞伯拉罕敢於獻以撒,不是走火入魔,失去理智;恰恰相反,他是明明白白的,正如希伯來書11章19節所說:亞伯拉罕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裡復活。否則,上帝應許他的後裔多如塵沙就落空了。這正是亞伯拉罕信心偉大之處:他不是憑經驗,也不是憑眼見,就以行動表明他的信心。由此看來,我們愛神的心不夠,歸根結底,是我們的信心不足,也就難以生發出來信靠的行動。若失去信心的根基,愛神就成了空中樓閣,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摩西父母“不怕王命”,摩西也是“不怕王怒”,以信心的膽量,超越恐懼,被神所用,大行神跡。可以說,摩西的偉大不僅在於神藉著他塑造以色列的歷史,更是藉著他在這歷史中展現信心和順服生命的楷模。
信心偉人的見證不勝枚舉,歸根結底,他們都堅信:賜下應許的神必然遵守他的誓言,即使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中,這些信心偉人也甘願接受試煉和磨難,為那看不見的神而活。這些人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就是神親自為他們的信心做見證。
這段經文像是濃縮的歷史,又像是故事薈萃,夾敘夾議,字裡行間,讓人體會到作者的苦口婆心,敦促我們每一個人,若要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得著神的應許,就必須憑著信心而活。或許你會說,這些聖經英雄太偉大了,我太平凡了;他們太有信心,我太軟弱了;我怎麼可能活出這非凡的信心生活呢?其實,正因為如此,我們不才需要恩典嗎?這些人仍未得著所應許的,但我們已經得著了這更美的事,就是藉著耶穌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讓我們以禱告回應神。天父上帝,我感謝祢!藉著這些信心偉人的見證,將那看不見的信心,顯明在他們的行動當中。我也願意回應祢對我的呼召,我信,但我信不足,常被眼前的困境攔阻,求主幫助,讓我愛神的心有根基,讓我的生活有見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